感謝 #墊腳石 書店送給我們《大學的脊梁》一書。這本書記錄了始於2017年的臺灣大學校長遴選,政治介入校園引起的風波。小編閱畢這本書後,心情很糾結,雖然非常不願看到親共的政黨在臺灣執政,但也更理解臺灣人為什麼希望在來年出現政黨輪替。不過,從另一個角度去看這件事情,就是臺灣大學之所以能成功保住自治,全賴民眾仍有免於恐懼的自由。反觀當今的香港,恐怕只能剩下一種聲音,從近日修訂的中大條例可見一斑。
按香港電台2023年11月1日新聞,立法會三讀通過了《2023年香港中文大學(修訂)條例草案》,中文大學的校董會人數由55人減至34人,校內外成員比例由原來的1比1變成為2比1;三名立法會議員校董數目則維持不變;此外,校長和常務副校長的聘任門檻被提高,必須獲校董會全體成員四分之三投票通過。
此草案由三位建制派立法會議員在6月左右提出,導火線是中大校長段崇智被指在2019年社會運動爆發期間未有盡職表態支持政府,因此需要加大外界對大學管理的監察,以及確保大學校長「愛國愛港」,支持特區政府施政。草案剛出爐時,中大校董會批評草案未在校董會得到共識,一度引起了社會的關注,過千校友聯署反對方案,當中不乏各界精英名人。不過在草案通過前不久,部份聯署的知名校友卻改變口風,也有人突然辭任校董,法案在立法會順利三讀通過。
2017年底臺灣大學的校長遴選,也爆發了一場政治介入大學的風波。當時有國民黨背景的管中閔,爆冷當選成為臺大的校長,立即引來攻擊。先有說遴選過程不公,繼有媒體爆出針對他的真假黑材料,在蔡英文執政下的教育部,罔顧《大學法》給予大學的自治權力,以行政手段阻撓管中閔履任。事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,不少聲音反對政治介入校園事務。事件擾攘接近一年後,才由一位「良心發現」的接任教育部部長在未經上級同意下向管中閔發出聘書。
兩地大學被政治入侵,結局大不同。香港的立法會議員繞過大學內務會議決定,反對的聲音不知何故地消失,立法會「依法」完善了校長的遴選機制。臺灣大學的校務委員則堅持與政府官方據理力爭,最終成功保住大學自治的精神。
想更詳細了解臺大校長遴選事件的朋友,可以看看《大學的脊梁》一書。點點閱亦加入了這本書的摘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