餐桌上的中國史

歷史有溫度,每天冷熱生猛的現身在我們吃的料理
張競

這是一本關於中國飲食歷史的書籍,作者條理分明地介紹了從春秋戰國到清朝中國飲食文化的發展、融合與變遷。在書中作者運用了大量史料來佐證對於飲食文化的論述,確保了書中內容的真確性。《餐桌上的中國史》從周朝餐桌上的穀物講起,說到中國主食的變化、不同階級食用不同的主食;還說到了肉食文化的改變、從國外引入的重要食材、古代人的飲食偏好、遊牧民族飲食文化的影響等等。此書內容豐富,依照時序介紹了不同朝代具有標誌性的飲食符號,為讀者帶來了一節在餐桌上的中國史。

樣本內容
粵語
暫停
國語
暫停

 1. 春秋時代的餐桌:大豆、小麥、蔬菜和魚類是日常食物。生食和「煮」為當時主要的料理方式

春秋時代的糧食主要有稻、黍、粟、麥、豆等幾個種類,不同地區和階層的人們以不同的穀物為主食。當時中原地區的氣候條件和農耕技術都不適合種植稻米,因此稻米是當時的奢侈品。黍和被稱為「粟」的小米是最高級的主食,深受上流社會喜愛,大豆和小麥則是窮人的食物。

肉類方面,《周禮》中就出現了「六牲」的記載,指的是「馬、牛、羊、雞、狗、豬」六種家畜。不過當時的人只會在祭祀、盛大的節日或有貴客到訪時才會吃肉。在飼養技術的限制下,吃肉多半以豬肉為主。平民百姓的餐桌上罕有肉類,當時的人最常吃的是魚類,《詩經》中就出現了各種淡水魚的名字。《詩經》還紀錄了春秋時代的蔬菜,當時的人至少有二十種可以食用的蔬菜,其中就包括我們今天也會吃到的芹菜、韭菜、蘿蔔等。

中國其中一種最古老的烹飪方式是「煮」,製成「湯」,以陶鍋或青銅製成的鍋子燒煮湯菜,烹調方法有限。肉大多是煮透,蔬菜和肉會煮成湯或「羹」。在《禮記》中還詳細規範了蔬菜與肉的配搭,例如烹調牛、羊、豬肉配花椒、其他的肉可以用梅子作為配菜。西周時代,人們通常會將魚煮來吃,到了春秋戰國,烤魚成為了普遍的烹飪方法。不過在春秋時代,吃生食是十分平常的事,就連孔子也喜歡吃生肉片。《論語》中有「食不厭精,膾不厭細」的說法,這裏的「膾」指的是將魚或肉切細後蘸醋食用的菜餚。

《餐桌上的中國史》的內容要點:

我會學到什麼?中國各朝代數千年飲食文化的變遷

1. 春秋時代的餐桌:大豆、小麥、蔬菜和魚類是日常食物。生食和「煮」為當時主要的料理方式

2. 漢朝的餐桌:石磨的出現讓小麥製成的麵粉成為受歡迎的主食;酸甜苦辣的調味開始出現。種植技術提升後,漢朝人開始下館子了

3. 傳入中原的「胡人食物」,被中國料理廣泛接受

4. 北魏後移居中原的遊牧民族,改變了漢人吃狗肉的習慣

5. 宋朝士大夫階級嫌棄豬肉,羊肉成為當道的肉類

6. 來自國外的調味料與蔬菜讓中國菜錦上添花

7. 風雅的宋朝人口味清淡,與現代中國料理截然不同

8. 從唐代起人們吃飯從席地矮桌搬到餐桌上,筷子的用法一直在演變

9. 雖然魚翅和海鮮等是漢人眼中的華貴菜式,但滿人卻不感興趣

總結

千里之行,始於足下

還在考慮?

免費試用 7 天,感受一下每天閱讀摘要為您帶來的改變。
立即開始「拓展視野,豐富人生」吧。

我們使用Cookies來改善您的瀏覽體驗並提供額外的功能。如果您關閉此橫幅或繼續瀏覽,即表示您同意上述聲明。詳情請參考我們的私隱政策。 

請選擇你所屬的訂閱平台:

網頁版

透過 Stripe 管理

Apple App Store

在 Apple iTune 訂閱管理

Google Play Store

在 Google Play 訂閱管理